全文共4669字,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。
说到“角色扮演”,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。角色扮演游戏,简称RPG,是游戏的一种。在游戏中,玩家扮演一个角色,在真实或虚构的世界中运作,并负责通过自己的选择让剧情向不同的方向、走向不同的未来展开。角色扮演游戏自诞生以来,其有些独特的交互方式和沉浸式体验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,游戏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,最近热度迅速提升,成为舆论的前沿。有些人喜欢它,并欣赏它让他们“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”,但另一些人讨厌它,许多人鄙视它,因为它让他们“生活在幻想中的梦想中”。而实际的“角色扮演”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发生。
除尘:角色扮演的过去和现在
中国角色扮演游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。 1990年,大宇信息株式会社发布了第一款武侠题材的独立游戏《轩辕剑》。当时中国的图形处理技术还没有显着进步,游戏还处于原始的像素风格。不过,小方块并没有阻止玩家的热情,角色扮演游戏正是基于此而发展起来的。
早期的RPG游戏往往取材于中国古典神话传说或现代武侠小说,将爱情和中国传统与宫廷、武侠、门派、江湖、神魔等半虚构题材相结合。它是一个道德概念,常常与历史人物、神话、传说和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。由于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,因此吸引了很多玩家的关注。
游戏《轩辕剑》封面
渐渐地,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从江湖转向寺庙。 2012年,Flounder Studio发布了两款角色扮演游戏《皇帝成长计划》和《皇后成长计划》,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。在:010~30000中,玩家扮演的皇帝成为整个游戏的中心。你可以成为“明武宗朱厚照”,召唤名贵妃嫔,去怡红阁寻花找柳,成为“汉哀帝”,日夜不眠,拥有“健康值”,变成0就可以死亡;你还可以成为“唐太宗”,培养子弟、养马养兵、选拔人才。
这是一款自由度很高的策略游戏,多样的结局为玩家提供了非常新的体验。此外,游戏独特的设定让很多人穿梭于古今之间,去除历史的白化,体验古代帝王的灵气、心碎、哀伤。玩家在互联网上记录他们的“生活”故事。有人认为“皇帝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”。他们迫切地想统治,但发现太难了,最终成为了皇帝。一个普通的君主,有些玩家不禁感叹。 “玩这个游戏感觉就像过了一辈子。”
《皇帝成长计划》“工信部”新设立
而《皇帝成长计划》似乎更适合年轻女性的口味。玩家作为唐女,可以学习不同的课程,结识不同的人,成就不同的婚姻和事业结局。有人渴望成为女王,有人热爱现实生活中的过去和现在,成为游戏中的弦乐器制作者,有人对游戏角色一见钟情并嫁给了那个英俊的年轻人。
养成类角色扮演游戏本来很无聊,但其生动的故事情节、各种属性的“触发分支”以及历史人物设定,使其迅速传播开来。当时的页游制作还有些不成熟,音效、特效也尚未完善,但依然无法抹杀玩家热烈的热情。游戏共有58个结局,直到到达最终关卡你才会知道任何事情。有些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,有些人则没有。
他之所以是《皇后成长计划》的“战略人物”之一,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“白月光”。
随着“角色扮演”游戏概念的日益普及,企业制作不再是获取游戏的唯一途径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游戏创作。 2014年,晨光游戏APP发布,源自“66RPG”论坛。 《橙光游戏》
”作为网络互动游戏社区,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玩家的目光。“角色扮演”的概念慢慢普及,题材也不断丰富:后宫争斗、同人游戏、娱乐圈沉浮、校园爱情、悬疑推理… …种种游戏令人眼花缭乱。玩家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游戏时间里体验别样的人生,认识不同的虚拟人物,令人大呼过瘾。橙光元老级游戏《清宫计》
与此同时,游戏特有的沉浸式体验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“角色扮演”这个有些特殊的团体。优质游戏的剧情视频,如果投放在各大视频网站,往往可以收获不错的播放量;情节曲折的游戏被改编成文字,让“游戏改编”在小说界占有了一席之地;而甜甜的剧情也吸引了不少影视制作人的注意,“突破次元壁”的改编网剧在如火如荼地筹备之中。“角色扮演”的网络影响力逐渐扩大,但仍以自娱自乐的“小圈子”为主。人们在圈子中恣意表达自己对虚拟人物的喜爱,分享自己与虚拟人物的故事。
b站游戏up主逍遥散人的橙光游戏视频,播放量已超过2500万
而角色扮演游戏的真正火爆,是在2017年。
2017年,苏州叠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叠纸公司”)发行了一款以恋爱为主题的角色扮演游戏《恋与制作人》,将角色扮演游戏推到了风口浪尖。游戏官方宣传语是“满足你所有的少女心,来一场超现实的恋爱吧!”玩家以女主角的身份负责经营一家影视公司,历经各种离奇事件,邂逅四个不同类型的男主角,并与他们培养感情。谈情说爱的关键就是搜集“羁绊卡”。如果某位角色的卡足够多,女主角就会接到他打来的电话、发来的信息,好感度也会加成。
而四位男主角的人设,不仅套用了韩剧男主人设利器“超能力”,而且在性格特征和人物语言也各有特色。霸道总裁、腹黑科学家、超级巨星、会飞的特警,总有一款戳中你。许多女性玩家对这款恋爱游戏“爱不忍释”,戏称自己在手机里“养了四个野男人”。许多玩家更把这种喜爱延续到了现实生活中,仿佛在与真人谈一场“轰轰烈烈的恋爱”——在男主角“生日”时为他包下LED大屏,探索城市里各种“恋与制作人”主题的店面。
上海《恋与制作人》主题咖啡厅
迷雾背后:当“角色扮演”登上舞台
随着游戏玩家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游戏品质的进一步提升,曾经只属于少数人“圈地自萌”的角色扮演游戏,开始逐渐“出圈”,走到公众的视野当中。
2015年,《奇迹暖暖》《恋与制作人》等角色扮演游戏的叠纸公司宣布完成了1.5亿人民币B轮融资。公司随着火热的发展,对于游戏收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游戏中的“氪金”现象(指在网络游戏中支付费用的行为)成为常态。在叠纸公司早年开发的游戏《暖暖换装物语》中,20元即可购买一套限定绝版套装;而在《恋与制作人》中,20元可能只够支付一次抽卡活动。有网友戏称“别的游戏不氪金是孙子,氪了金你就是爸爸;恋与制作人不氪金是孙子,氪了金是儿子”。
网友调侃“恋与制作人”为“钱与纸片人”
而调侃话语的背后,玩家投入金钱的数量是惊人的。新浪游戏通过比对多方数据,推测《恋与制作人》月流水或在2亿到3亿人民币之间,单日最高流水更是在2000万左右。“氪金晒单”成为圈子里的常态,人们以抽到更多“羁绊卡”,解锁更多剧情为荣。有玩家曾透露,“这个圈子氪了三四千的都叫微氪,几万的大佬层出不穷”。为游戏充值早已不是一种获得游戏特权的方式,而变成了持续通关的必要条件。而人们常有的“赌徒心理”更是为冲动的充值行为添上了不可或缺的一笔。
1014360点经验,表明该玩家氪金10万元
同时,角色扮演游戏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。曾经的角色扮演游戏常常与“乙女游戏”“galgame”划为一类。二者皆是由日本起源的“恋爱模拟”游戏的统称,因此常常与“十八禁”相关联。彼时的角色扮演游戏尚不被主流社会认可,玩家无法向他人谈起自己的喜好,否则会被贴上“死宅”的标签。
日本动漫《我的妹妹不可能那么可爱》里,喜爱galgame的女主角桐乃不被朋友理解
可是随着《恋与制作人》《遇见逆水寒》等游戏的火爆,许多主流媒体和社会大众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虽然有着“虚拟恋爱”标签,但却制作精良、内容充实的角色扮演游戏作品。也许看似“为纸片人花钱”这一不可理解的举动背后,有着独特的社会原因,也无形中阐释了“角色扮演”这一独特游戏风格的深刻内涵。
我们不得不承认,伴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,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被打破,我们都在这个喧哗的世界中变成了疏离而又孤独的“原子”。而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,也让恋爱和婚姻的成本提高,事业成为多数人追求的普遍价值。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山田正弘(Masahiro Yamada) ,以“受困单身族群”来代表这些失去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真实伴侣兴趣的人群。对于受困于现实的“社畜”“打工人”来说,比起现实中难测的人心、了解一个人需要的时间精力成本和被伤害后承担的巨大情感风险,角色扮演游戏中男主对女主永远不会减损的真挚情感着实令人心动。以极低的成本来获得一个“完美爱人”,稳定的恋爱关系,即使是虚拟人物,又有什么关系呢?
《恋与制作人》中,虚拟人物许墨给玩家“打电话”。
风云乍起:当角色照进现实
而“角色扮演”所独有的“表演”和“人设”特殊属性,也让这一本应只能虚拟中存在的娱乐游戏不可避免地照进了现实。
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。相比于游戏中主角较高的身份地位、纯粹的爱情经历或者易获得的完美结局,现实生活显得太过冗长而无聊。虚拟人物正在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,而你也许正凌乱于生活的一地鸡毛;虚拟人物征战四方,马上就要一统天下,而你还在公司对着发火的老板唯唯诺诺;虚拟人物正在刀光剑影之中行走江湖,而你也许正囿于几平方米的一方天地,从未有过领略 “诗和远方”的勇气。
当然,这并不能代表我们的生活中并无半点美好。只能说在虚拟的世界中,所有生活的艰辛都被刻意淡化或抹杀,只留下一个美梦般的“空中楼阁”。因为角色扮演游戏原本的目的,就是让人短暂地从生活中跳脱出来,在另一个时空中恣意遨游,以获得再次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。
但是总有人将两者本末倒置,在现实中追寻虚拟世界中浮华喧嚣的人生,却又承担不起获得这种人生的丝毫代价。所以我们的生活中,才有了“拼多多”式的“魔都名媛”:采用多人拼单的方式就享受与自己消费水平高出许多的奢侈生活,包装自己,在社交媒体上扮演自己就是名媛的假象,渴望跨入真正的“上流社会”;才有了社交网络上各种浮夸的“摆拍”。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,连“做梦”都变得简单而可行。
“魔都名媛”邀请函
而行为艺术家Amalia Ulman,也对现实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了一场“精心策划”的讽刺。
从2014年开始,Amaila开始通过在社交媒体发布“自己”的网红生活,凭借漂亮的面孔和在Instagram上展示出的精致生活,Amaila成功吸引了9万多粉丝的关注。但这一切其实是一场精心制造的骗局:她专门学习了网红们的拍照风格和说话语气,甚至为自己的表演编写剧本。4个月后, Amaila在网络上揭发真相,引起了轩然大波,而她的作品也被收入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,作为艺术展览的一部分。
造型、角度和布景都被精心设计过的“日常”自拍
那个起初美好,曾经堕落,最后回归本真的“女孩”,竟然只是通过照片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。现实中的“角色扮演”通过一场行为艺术来展现,具有浓郁的讽刺意味和批判价值。“角色”是要成为美好的回忆,还是在岁月中不堪回首的虚假躯壳?我们时常热衷于“扮演”,却没有勇气“成为”。“角色扮演”之于现世,作为“生命乐曲的美妙合奏”未尝不可,但是如果成为“主旋律”,我们就很可能分辨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,乃至忘却真实的自己。
十年一剑:当扮演超越时空
当“角色扮演”这个广义化的概念逐渐具有了社会影响力,我们围绕它的讨论就不能仅限于娱乐或者感情上的两极分化,更应该以理性发问:“角色扮演”在社会中,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?
抛开让人沉迷的危险不谈,“角色扮演”本身作为一种创新的游戏形式,在游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而在本质上,角色扮演游戏也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作用机理相同,都是一种娱乐身心、放松心情的方式。角色扮演类游戏作为忙碌的学习工作后的放松,或是难过脆弱时的慰藉,为喜爱它的人搭起了心灵的庇护所。
当然,也有人对“角色扮演”的另一种风格作出了探索:它不仅可以是对现实的美化,还可以让现实的丑恶一次次展现在我们面前;可以给我们一个试错的机会,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做出正确的抉择。在橙光游戏app的“游戏分类”中,有一个独特的“现实题材”板块,在这里你可以打碎梦幻的玻璃罩,一头扎进血淋淋的现实:你可能有一个“虚拟室友”,被校园贷逼迫到跳楼自杀;你可能是一个“网瘾少年”,在杨永信的治疗所精神崩溃;你可能是一个参与支教的“大学生”,在凶险的人口拐卖剧情中逃出生天。
橙光游戏《灰色产业链》中有关裸贷的描述。
在现实生活中,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,只能选择一条人生的道路。如何去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,如何能够明辨是非,角色扮演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。经历一次别人的故事,也许会少犯许多致命性的错误,对世界多一些人文主义的关怀,对“社会”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实际上,角色扮演类游戏的题材非常丰富。有文学历史类带领我们探索知识的魅力;有侦探推理类来培养逻辑思维;也有的反映现实问题,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省思。角色扮演只是一种形式,而不论是怎样的艺术形式都会有丰富的内容。
什么是角色扮演的本质?狭义上来说,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带有画面效果的给人代入感的游戏。但其实推而广之,我们生命中不是常在角色扮演吗?当我们试图去体会他人情绪将心比心时,我们在心中扮演了对方的角色。当我们读书、看电视剧、看电影时,我们都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角色中。我们往往期待世界上存在着“平行宇宙”,期待错误可以弥补,人生可以重新来过。但正是“角色扮演”,让我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,在另一个更加现实的意义上走过不一样的人生。这样的人生要怎么走,抽离还是沉湎,堕落还是成长,取决于我们的选择。
文 | 本报记者 张思楚 张蕴之 相梦彤 杨凯茵
责编 | 曹蕊 王宇畅
编辑 | 曹添子
▼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往期文章
点击“在看”▼